台灣端午節除了划龍舟、吃粽子,也蘊含著豐富的傳統習俗,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掛上各種避邪物,用以驅邪淨身、避鬼招福。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- 端午節時使用榕艾苦草避邪:將榕樹枝、艾草、香茅或端午符令用萬年紅紙綁掛於門楣,可驅邪淨身、避鬼招福。
- 榕樹枝充滿生機,據說具有強大的驅邪力量,端午節可掛在門楣上庇佑家宅安寧、遠離邪魔。
- 艾草具有溫經散寒、驅蟲止癢的功效,端午節懸掛艾草可避災祛病,寄託人们对平安吉祥的祈愿与祝福。
臺灣端午驅邪必備「榕艾苦草」
端午節,自古以來就是驅邪避鬼的重要時節。臺灣流傳下來的端午避邪習俗琳瑯滿目,其中最常見也最廣為流傳的,便是「榕艾苦草」。榕艾苦草指的是將榕樹枝、艾草、香茅以及端午符令,以紅紙或麻繩捆綁後懸掛於門楣上,藉此驅邪避鬼、淨身保平安。
榕樹枝在端午節習俗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端午時節,榕樹枝條茂密,充滿生機,被認為具有強大的驅邪力量。民間傳說中,榕樹是神靈居住的場所,因此榕樹枝能庇佑家宅安寧,遠離邪魔。
艾草也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避邪聖品。艾草具有溫經散寒、驅蟲止癢等功能,自古以來就被用於醫療和驅邪。「艾」與「災」同音,因此端午節期間懸掛艾草,也被寄予了避災祛病的寓意。
香茅則是東南亞常見的香料植物,具有獨特的辛香氣味。這種氣味據說能驅趕蚊蟲和穢氣,因此在端午節期間,香茅也被用於驅邪避煞。
最後,端午符令是端午節期間常見的驅邪符咒。符令上通常書寫著神靈名號或驅邪咒語,用於加強榕艾苦草的驅邪效果。符令一般由道士或法師書寫,懸掛於門楣上後,具有驅鬼避邪、保家宅平安的功效。
榕艾苦草,不僅是端午節的避邪法寶,更是臺灣傳統文化中驅邪避鬼習俗的縮影。這些習俗世代相傳,寄託著人們對平安吉祥的祈願與祝福。
端午節避邪法寶:榕艾苦草
端午節作為台灣重要的傳統節日,有著豐富的民俗信仰與辟邪習俗,其中最常見的辟邪物當屬「榕艾苦草」。「榕艾苦草」一說是源自於「榕、艾、宛」,「宛」在閩南語中與「驅」同音,取其避邪之意。
相傳,榕樹、艾草和香茅等植物皆具有強大的驅邪避煞功效。在端午節時,人們會將榕枝、艾草和香茅綁在一起,稱為「榕艾草」,或加上驅邪符令,稱為「榕艾苦草」。榕艾苦草通常會以萬年紅紙或五色線綁於門楣或窗戶上,形成一道無形的結界,阻擋邪煞入侵。
此外,榕艾苦草也有淨身辟穢的用途。人們會將榕艾草浸泡於水中,作為淨身水或符水,用於沐浴或擦拭身體,去除厄運和穢氣。在端午節的午時,也就是陽氣最盛的時候,人們會將榕艾苦草焚燒,讓煙霧瀰漫於屋內外,祛除不祥之氣,祈求平安健康。
榕艾苦草:台灣端午節「避鬼」法寶
榕艾苦草,又稱「五端午草」或「平安草」,是台灣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避邪物。其由榕樹枝、艾草、香茅或端午符令等材料組合而成,具有驅邪、淨身、避鬼之效。根據民間傳說,端午節這天鬼門關大開,厲鬼惡煞橫行,因此人們會使用這些避邪物來保護自己和家園。
榕樹枝象徵著堅固和避邪,其葉子形似銅錢,也被視為財富的象徵。艾草則具有淨化和驅蟲的功效,能驅除蚊蟲和瘴氣。香茅有強烈的香氣,可以驅趕蛇蟲鼠蟻。而端午符令則是由道士書寫的符咒,具有驅邪避鬼、招福迎祥之用。將這些材料綁在一起,形成「榕艾苦草」,掛在門楣或屋內,可形成一道無形的結界,阻擋邪靈侵擾。
此外,端午節當天,人們也會將榕艾苦草浸泡於水中,用來擦拭身體或洗臉,象徵著淨化和驅邪。同時,榕艾苦草也是端午節製作香包的材料之一,人們會將其與其他避邪物如五色線、硃砂等一同放入香包中,佩戴於身上,以保平安。總而言之,榕艾苦草是台灣端午節重要的避邪習俗,承載著人們對驅邪避鬼、求平安的祈願。
“`html
材料 | 用途 |
---|---|
榕樹枝 | 堅固避邪,象徵財富 |
艾草 | 淨化驅蟲,驅除蚊蟲瘴氣 |
香茅 | 強烈香氣,驅趕蛇蟲鼠蟻 |
端午符令 | 驅邪避鬼,招福迎祥 |
“`
台灣端午避邪習俗:「榕艾苦草」的傳承
端午節安插「榕艾苦草」的習俗,其傳承可追溯至漢代。相傳屈原投江後,民眾為避免魚蝦啃食其遺體,便投下粽子並啜飲雄黃酒驅邪,並採集榕樹枝、艾草和苦草等氣味濃烈的植物懸掛於門楣,辟邪避疫。
此習俗歷經千年不衰,在台灣,榕樹枝、艾草和香茅成為最常見的「榕艾苦草」組合。榕樹枝象徵著屈原清廉正直的精神;艾草則具有驅邪避晦的功能;而香茅散發出的香氣有助於淨化環境,驅除蚊蟲病疫。
此外,端午節懸掛「榕艾苦草」也蘊含著祈求平安健康的意涵。民間傳說,粽子會招惹鬼魂,而「榕艾苦草」能驅散陰邪,保護家宅免於災厄。因此,人們在端午節這天會將「榕艾苦草」綁於門楣上,期許能安康順遂、闔家平安。
端午節避邪習俗:「榕艾苦草」的由來
「榕艾苦草」的避邪習俗源遠流長,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中國的端午節驅邪觀念。相傳,古代端午節民間流行一種名為「五月五日,午時拔地行」的邪祟之說,認為端午節當天午時為一年中陽氣最弱的時刻,此時邪祟橫行,易於侵擾人間。為此,人們便尋求各種方式來驅邪避凶,「榕艾苦草」便是其中一種。
榕枝、艾草和香茅等植物皆具有驅邪避鬼的功效。榕樹自古被視為神樹,其枝葉繁茂,能招福避邪;艾草則有溫陽止血、驅蟲除穢之效;香茅更是具有濃郁的香氣,能驅逐蚊蟲和邪氣。將三者綁成一束,懸掛於門楣或窗戶之上,形成一道氣味強烈的屏障,有效阻擋邪祟進入室內。
此外,民間傳說中,端午節時鬼門關會打開,鬼魂四處遊蕩。人們便使用「榕艾苦草」來淨身驅邪,以避免被鬼魂附身。使用方式是將「榕艾苦草」浸泡於水中,待藥力釋出後,用於沐浴或灑淨,能有效淨化身體,去除穢氣。
台灣端午節有什麼習俗?結論
台灣端午節不僅僅是粽子的節日,更是傳承了豐富的傳統習俗,其中最重要的象徵之一便是「榕艾苦草」。這三種植物不僅代表著避邪辟穢的吉祥寓意,更承載著台灣人對驅除病邪、祈求平安的深切期盼。端午節期間,人們會將榕艾苦草懸掛在家中門楣或窗前,藉此阻擋外邪入侵,守護家人健康。除了榕艾苦草之外,台灣端午節還有許多其他習俗,例如划龍舟、吃粽子、立蛋等,這些習俗都寄託著人們對平安、健康、好運的祈願,讓這個傳統佳節充滿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民俗色彩。
台灣端午節有什麼習俗? 常見問題快速FAQ
Q:台灣端午節最普遍的避邪物品有哪些?
A:台灣端午節常見的避邪物包括榕枝、艾草、香茅或端午符令,用以驅邪、淨身、避鬼,常以萬年紅紙綁掛於門楣,俗稱「榕艾苦草」。
Q:榕艾苦草的用途為何?
A:榕艾苦草是台灣端午節重要的避邪物品,相傳具有驅邪、淨身、避鬼的功用,通常會懸掛於門楣或放置於家中,以保平安。
Q:榕艾苦草的緣由是什麼?
A:榕艾苦草的習俗源自於民間傳說,相傳屈原投江後,人民為了驅趕前來覓食的蛟龍,便以榕枝、艾草、香茅等具有強烈氣味的植物綁在一起懸掛於門前,久而久之形成端午節的避邪習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