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雨,又稱黃梅天,是東亞地區在夏季發生的持續性陰雨天氣現象。其時間通常在每年 5月中旬至7月上旬,各地梅雨季的具體時長有所不同。由於梅雨發生的時段恰好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時期,因此得名「梅雨」。這個稱呼沿用至今,成為這一氣候現象的專有名詞。
梅雨名稱由來
「梅雨」一詞源自中國傳統,其發生的時段恰逢江南梅子成熟期。在中國古代,梅子成熟的季節被稱為「梅雨季節」,而連續數週的陰雨天氣也因此被稱為「梅雨」。「梅雨」一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宗懍所著的《荊楚歲時記》中,其中記載:「五月,江南梅子黃,雨多,名梅雨。」可見,早在南朝時期,人們就已將梅雨季與梅子成熟期聯繫在一起,並以此命名了這種獨特的氣候現象。
在中國南方地區,梅子成熟期通常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,而梅雨季也正值此時。因此,在江南地區,人們將梅雨季稱為「黃梅天」,意指梅子成熟時節的連綿陰雨。隨著時間推移,「梅雨」一詞逐漸流傳到東亞其他地區,成為描述這種特殊氣候現象的通用名稱。
梅雨季節的風向變化
台灣地區在梅雨季節期間(5-6月),風向會隨著控制氣壓系統的變換而改變。由於梅雨期是大陸冷高壓轉換為太平洋暖高壓的過渡時期,因此台灣的風向會受到這兩個氣壓系統的影響。
具體來說,當台灣受極地大陸高壓控制時,東北風盛行,即東北季風。而當太平洋高壓影響台灣時,風向通常轉為西南風。因此,在梅雨季節期間,台灣的風向會出現東北風和西南風交替出現的情況,且風向轉變的頻率和時間長度會因當時的天氣狀況而異。
以下列出梅雨季節台灣風向變化的關鍵點:
- 梅雨期是大陸冷高壓轉換為太平洋暖高壓的過渡期。
- 台灣風向受極地大陸高壓和太平洋高壓影響。
- 極地大陸高壓控制時,吹東北風(東北季風)。
- 太平洋高壓影響時,風向轉為西南風。
- 梅雨季節風向會出現東北風和西南風交替出現的情況。
梅雨季節的時段
在台灣,梅雨季一般泛指5月至6月,但氣象學者基於研究需求,對「入梅」(梅雨開始)和「出梅」(梅雨結束)的日期有更嚴謹的規範。目前較廣泛接受的定義為:連續四天以上降雨,且每日降雨量均超過1毫米,即視為「入梅」;當連續四天以上無降雨或降雨量均未達1毫米,即視為「出梅」。根據此定義,台灣梅雨季的平均入梅日為5月13日,平均出梅日為6月12日。不過,梅雨季的實際開始和結束時間每年都可能有所不同,受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,梅雨季的時段也可能逐漸改變。
項目 | 日期 |
---|---|
入梅(平均) | 5月13日 |
出梅(平均) | 6月12日 |
梅雨與對流雨的區別
梅雨與對流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天氣現象。對流雨是由於夏季高溫導致的強烈蒸發和旺盛的大氣對流造成的,而梅雨則是由於冷暖氣團相遇形成的滯留鋒造成的。對流雨通常發生在炎熱潮濕的夏季,而梅雨則通常發生在春季或初夏,當冷空氣與暖空氣相遇時。對流雨的降水範圍較小,持續時間較短,而梅雨的降水範圍較大,持續時間較長。此外,對流雨的降水強度較大,而梅雨的降水強度較弱。因此,雖然梅雨和對流雨都是降水現象,但它們在成因、發生時間、降水範圍、持續時間和降水強度上都有著顯著的差異。
梅雨的名稱由來
「梅雨」一詞源自中國長江流域,當地在每年五至六月間會出現持續性降雨,由於這段時間正是梅子成熟的季節,故稱之為「梅雨」。台灣過去並無「梅雨」一詞,而是自國民政府遷台後所帶來。雖然台灣的梅雨季與梅子成熟期不完全吻合,但其成因與降雨特徵與長江—日本梅雨相似,同樣是由副熱帶高壓北移導致冷暖氣團交匯所致。因此,台灣也採用「梅雨」這個名稱來稱呼這段連綿不絕的降雨時期。
為什麼叫梅雨結論
綜上所述,梅雨一名源自於梅雨季發生的時段正好是江南一帶梅子成熟時期。由於這種持續陰雨天氣與梅子生長成熟時節相重疊,因此中國人便形象地將其稱為「梅雨」,並沿用至今。由此可見,「為什麼叫梅雨」的答案與梅雨季的形成時節和當地人文文化息息相關,充分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與自然氣候現象之間的巧妙聯繫。
為什麼叫梅雨 常見問題快速FAQ
為什麼叫梅雨?
梅雨是指東亞地區於每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發生的持續陰雨天氣現象。由於梅雨發生的時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,故中國人將這種氣候現象稱為「梅雨」,這段時間也被稱為「梅雨季節」。
梅雨季的成因是什麼?
梅雨季的成因主要是鋒面滯留和副熱帶高壓帶伸展造成的。滯留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冷暖鋒面會造成持續降雨,而副熱帶高壓帶伸展至北方也會加劇梅雨的形成。
「梅雨」名稱的由來?
「梅雨」一名來自於中國,因其發生在江南梅子成熟的季節,故稱之為「梅雨」。在中國傳統中,梅子成熟的季節也被稱為「梅雨季節」,由此衍生出「梅雨」一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