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
想知道如何判斷雨勢的大小嗎?了解「降雨量怎麼看?」有助於您解讀氣象預報,預測即將到來的降水量。本文將提供一個清晰易懂的分級標準,讓您輕鬆掌握各種降雨量級別,從小雨到特大暴雨。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- 接收氣象預報時,留意降雨量分級標準,了解預測的降雨強度。
- 出門前查看氣象預報,根據降雨量預測調整行程,避免淋雨或遭遇積水、淹水等狀況。
- 掌握降雨量分級標準,有助於判斷天氣狀況,做好防範措施,避免天氣變化帶來的影響。
可以參考 降雨機率怎麼解讀?中央氣象局報你知
大雨怎麼分?暴雨、大暴雨、特大暴雨一次搞懂
民眾在接收氣象預報時,常會聽到「大雨」、「暴雨」、「大暴雨」、「特大暴雨」等名詞。這些名詞代表不同的降雨量級別,影響範圍與災害風險也不盡相同。因此,正確分辨不同降雨量級別至關重要。
根據氣象局的分級標準,降雨量依序分為小雨(小於 5 毫米)、中雨(5~14.9 毫米)、大雨(15~29.9 毫米)、暴雨(30~69.9 毫米)、大暴雨(70.0~139.9 毫米)和特大暴雨(≥140 毫米)。
其中,「大雨」表示降雨量落在 15 至 29.9 毫米之間。這種等級的降雨通常會造成局部積水、道路濕滑等情況,影響較為輕微。而「暴雨」則表示降雨量介於 30 至 69.9 毫米之間,會有較明顯的積水、淹水現象,部分地區可能實施交通管制或警戒措施。
當降雨量累積達到 70 毫米以上,即為「大暴雨」等級。此時,道路淹水範圍擴大、河川水位暴漲,可能造成道路封閉、停班停課等重大影響。至於「特大暴雨」則是降雨量超過 140 毫米,這種等級的降雨會引發嚴重淹水、土石流等災害,對人命安全和財產造成重大威脅。民眾務必要提高警覺,採取必要防範措施。
降雨量判斷小秘訣:中雨與大雨的界限在哪?
中雨定義
降雨量介於 5 至 14.9 毫米之間
雨勢較小,一般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響
降雨時常會伴隨雲層較厚,但仍可見陽光
大雨定義
降雨量介於 15 至 29.9 毫米之間
雨勢明顯,地面較易積水,可能會阻礙交通
降雨時雲層較厚,陽光難以穿透
大雨時常會伴隨雷鳴閃電,要注意安全
中雨與大雨的差異
雨勢大小:中雨較小,大雨較大。
對日常生活的影響:中雨影響較小,大雨影響較大。
雲層厚度:中雨雲層較薄,大雨雲層較厚。
陽光穿透度:中雨時陽光易穿透,大雨時陽光難穿透。
天氣現象:中雨較少伴隨雷電,大雨常伴隨雷電。
何謂特大暴雨?降雨量大到什麼程度才算特大暴雨
在降雨量分級標準中,特大暴雨的定義是單日降雨量達到或超過 140 毫米。這表示在一天之內,降下的雨水總量相當於 14 公分的高度,足見降雨強度之強勁。
特大暴雨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災害。由於大量雨水瞬間宣洩,可能引發土石流、山洪爆發、河川氾濫等自然災害,對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威脅。因此,當氣象單位發布特大暴雨警報時,務必提高警覺,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,例如避免外出、加固建築物、儲備糧食及飲水等應變對策。
此外,特大暴雨也可能會影響交通運輸、電力供應、通訊網路等基礎建設,造成生活上的不便。因此,在特大暴雨來襲前,建議民眾做好相關準備,並隨時關注氣象資訊,掌握最新動態,確保自身安全。
降雨量分級 | 定義 | 影響 | 應變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
特大暴雨 | 單日降雨量達到或超過 140 毫米 | 土石流、山洪爆發、河川氾濫 | 提高警覺、避免外出、加固建築物、儲備糧食及飲水 |
降雨量怎麼看?不同分級標準一次秒懂
想要了解降雨量大小,必須先學會判讀分級標準。根據氣象局的規定,降雨量分為以下六個等級:
- 小雨:小於 5 公釐
- 中雨:5~14.9 公釐
- 大雨:15~29.9 公釐
- 暴雨:30~69.9 公釐
- 大暴雨:70.0~139.9 公釐
- 特大暴雨:大於或等於 140 公釐
當降雨量大到一定程度時,可能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。例如,暴雨時可能會導致交通阻塞、積水,甚至淹水;大暴雨時則可能發生土石流等災害;而特大暴雨時,更可能出現嚴重的洪水。因此,了解降雨量分級標準,有助於我們評估降雨對生活可能造成的影響,並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。
小雨怎麼分?降雨量看不見就看氣象預報
判斷小雨的降雨量是否低於 5 毫米,可能較為困難,因為降雨量較少,肉眼較難察覺。此時,可以參考氣象預報來協助判斷。氣象預報通常會提供降雨量預測,民眾可透過此資訊了解當地的預期降雨量,並作為判斷小雨的依據。
此外,民眾也可以透過觀察雨勢大小來推測降雨量。小雨通常雨勢較小,雨滴細密,地面積水較慢。若降雨量較大,雨勢較強,雨滴較大,地面積水較快。民眾可依此來區分小雨和其他降雨強度。
總之,判斷降雨量是否屬於小雨,除了肉眼觀察外,也可參考氣象預報。民眾可透過這些方式,正確掌握降雨量大小,以便因應不同的天氣狀況。
降雨量怎麼看?結論
綜上所述,降雨量分級標準提供了明確的衡量依據,幫助民眾輕鬆判斷降雨量大小。小於 5 毫米為小雨,5~14.9 毫米為中雨,15~29.9 毫米為大雨。當降雨量達到 30~69.9 毫米時,便是暴雨;70.0~139.9 毫米則屬大暴雨;若超過 140 毫米,更可稱為特大暴雨。
掌握這些分級標準,民眾就能更了解預報訊息,做好應對準備。下雨天出門前,不妨查看氣象預報,了解降雨量預測,避免淋成落湯雞或遭遇危險。透過簡單的理解,降雨量不再是令人迷惑的數字,而是一種提供安全保障的實用知識。
降雨量怎麼看? 常見問題快速FAQ
如何知道降雨量大小?
可以透過降雨量分級標準判斷,分為小雨(小於5毫米)、中雨(5~14.9毫米)、大雨(15~29.9毫米)、暴雨(30~69.9毫米)、大暴雨(70.0~139.9毫米)、特大暴雨(≥140毫米)等級。
如何區分中雨和大雨?
中雨的降雨量介於5~14.9毫米,而大雨的降雨量在15~29.9毫米。若目測無法分辨,可參考氣象預報或官方降雨資料。
何種程度的降雨量才算是特大暴雨?
降雨量達到或超過140毫米時即為特大暴雨,此等級的降雨量較為罕見,通常會造成較嚴重的災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