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鈴薯發芽後能泡水解毒?營養師:千錯萬錯,別吃發芽馬鈴薯

「馬鈴薯泡水發芽」是一個常見的錯誤觀念,即使採用這種方法,也無法消除馬鈴薯中潛在的有害毒素。發芽的馬鈴薯會產生茄鹼,這是一種有毒化合物,即使在去除芽眼、削皮或加熱後仍可能殘留。

可以參考 馬鈴薯有一點發芽可以吃嗎?發芽後茄鹼恐中毒!

馬鈴薯泡水發芽無法解毒,有毒茄鹼依舊存在

發芽馬鈴薯之所以危險,是因為它含有茄鹼這種有毒物質。茄鹼是一種生物鹼,存在於茄科植物(如馬鈴薯、番茄和茄子)中,具有毒性。當馬鈴薯受到壓力或損傷(如發芽)時,會產生茄鹼作為一種防禦機制。

誤以為泡水可以解毒發芽馬鈴薯是一個常見的迷思。然而,事實並非如此。茄鹼是一種親脂性物質,意思是不溶於水。因此,即使將發芽馬鈴薯浸泡在水中很長一段時間,茄鹼也不會被去除。即使去除發芽的部分、削皮或加熱,仍無法完全消除茄鹼。

茄鹼中毒的症狀會因攝取量而異,可能包括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頭痛、頭暈和呼吸困難。嚴重時,茄鹼中毒甚至可能導致癱瘓、昏迷,甚至死亡。

年幼兒童、孕婦、哺乳婦女、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對茄鹼中毒特別敏感。即使是少量的茄鹼也可能對這些高風險群體造成嚴重影響。

馬鈴薯泡水無解 發芽後有毒如故

發芽的馬鈴薯所含的茄鹼,即使經過泡水處理也無法去除。茄鹼是一種有毒生物鹼,會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,最常見的症狀包括胃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和頭痛。嚴重時,甚至可能導致死亡。

茄鹼的濃度會隨著馬鈴薯發芽的時間而增加。發芽越久,茄鹼的含量就越高。因此,發芽的馬鈴薯無論是去除芽眼、削皮還是加熱,都無法完全消除茄鹼。

以下是發芽馬鈴薯含有茄鹼的原因:

  • 茄鹼是馬鈴薯的天然防衛機制,用於防止動物和昆蟲侵襲。
  • 發芽時,馬鈴薯會產生茄鹼來保護新芽。
  • 茄鹼是一種穩定且耐熱的物質,所以泡水、削皮或加熱都無法有效去除。
  • 注意:茄鹼中毒的風險因人而異。年幼者、懷孕婦女、哺乳婦女、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對茄鹼更敏感,應完全避免食用發芽的馬鈴薯。

    馬鈴薯發芽後能泡水解毒?營養師:千錯萬錯,別吃發芽馬鈴薯

    馬鈴薯泡水發芽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
    發芽馬鈴薯泡水無效,茄鹼毒素堅強如故

    相信不少人聽過「發芽馬鈴薯只要去除芽眼、削皮,並浸泡水中就能去除毒素」的說法,然而這種說法並不正確!茄鹼是一種存在於馬鈴薯、番茄等茄科植物中的有毒物質,具有神經毒性和消化毒性。當馬鈴薯開始發芽時,茄鹼含量會顯著上升,即使去除芽眼、削皮甚至加熱烹煮,茄鹼也依然無法完全去除

    發芽的馬鈴薯中茄鹼含量會隨著發芽時間而增加。通常,發芽較短時間的馬鈴薯茄鹼含量較低,但仍不建議食用。而且,茄鹼不僅存在於發芽處,也分佈於整個馬鈴薯中。因此,即使將發芽部位徹底切除,也無法保證完全去除茄鹼。

    此外,茄鹼溶解於水中,浸泡並不能有效降低茄鹼含量。研究表明,即使浸泡發芽馬鈴薯數小時,茄鹼含量依然沒有顯著下降。因此,相信「泡水解毒」的說法是錯誤且危險的。為了保障健康,建議發現馬鈴薯發芽時應立即丟棄,切勿食用。

    發芽馬鈴薯泡水無效,茄鹼毒素堅強如故
    資訊 說明
    茄鹼 茄科植物中的有毒物質,具有神經毒性和消化毒性。
    茄鹼含量與發芽 馬鈴薯發芽時,茄鹼含量會顯著上升。
    茄鹼存在範圍 茄鹼分佈於整個馬鈴薯中,不僅存在於發芽處。
    浸泡不能除茄鹼 茄鹼溶解於水中,但浸泡不能有效降低茄鹼含量。
    建議 發現馬鈴薯發芽時應立即丟棄,切勿食用。

    發芽馬鈴薯泡水無用,茄鹼毒性難消散

    許多人認為,發芽的馬鈴薯只要挖掉芽眼、削皮,或者泡在水裡一段時間,就能去除毒性。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。茄鹼是一種毒性物質,存在於馬鈴薯發芽的部位、皮下以及葉片中,即使去除芽眼、削皮,甚至加熱烹調,都無法完全消除茄鹼。泡水更是無濟於事,因為茄鹼是一種親脂性的物質,不會溶於水中。

    事實上,發芽的馬鈴薯中茄鹼的含量會隨著發芽時間的延長而增加,溫度越高,茄鹼的生成速度也越快。研究表明,發芽一週的馬鈴薯,其茄鹼含量是正常馬鈴薯的3倍以上。因此,發現馬鈴薯發芽時,應立即丟棄,不要食用,以免攝取過多的茄鹼,對身體造成危害。

    茄鹼中毒高風險族群:幼童、孕婦、免疫力低下者

    茄鹼中毒對某些族群具有更嚴重的風險,包括:

    • 幼童:兒童對茄鹼的耐受性較低,即使少量的攝入也可能導致中毒症狀。
    • 孕婦:茄鹼會透過胎盤傳遞給胎兒,導致胎兒出生缺陷早產
    • 哺乳婦女:茄鹼也會透過母乳傳遞給嬰兒,造成嬰兒中毒
    • 免疫力低下者:免疫力低下者對感染和中毒的抵抗力較弱,因此對茄鹼更為敏感
    • 老年人:隨著年齡的增長,肝臟和腎臟功能下降,這會降低身體排除茄鹼的能力。

    這些族群應特別注意避免食用發芽或未煮熟的馬鈴薯,並徹底清洗加熱任何食用馬鈴薯。如果懷疑發生茄鹼中毒,應立即就醫,尤其是有以上列風險族群時。

    可以參考 馬鈴薯泡水發芽

    馬鈴薯泡水發芽結論

    綜上所述,馬鈴薯發芽後絕對不能食用,無論是泡水解毒還是烹煮加熱都無法消除其中的茄鹼毒性。特別是對於年幼的兒童、懷孕婦女、哺乳期的母親、免疫力低下的人以及老年人來說,茄鹼中毒的風險更高,應特別小心避免食用發芽的馬鈴薯。

    若發現家中馬鈴薯發芽,請立即丟棄它們,千萬不要嘗試食用。購買馬鈴薯時,請選擇外觀完整、沒有發芽跡象的,並妥善保存於陰涼、乾燥處,避免發芽產生毒素,確保飲食安全與健康。

    馬鈴薯泡水發芽 常見問題快速FAQ

    Q1:發芽的馬鈴薯經過泡水處理後能食用嗎?

    不行。即使將發芽的馬鈴薯泡水,有毒的茄鹼也不會被去除。無論去除芽眼、削皮或加熱,茄鹼仍可能存在。

    Q2:哪些人食用發芽的馬鈴薯風險較高?

    年幼的孩童、孕婦、哺乳婦女、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不全者,食用發芽的馬鈴薯後茄鹼中毒的風險較高。這些族群的身體抵抗力較差,容易受到茄鹼的影響。

    Q3:發現馬鈴薯發芽後應該如何處理?

    一旦發現馬鈴薯發芽,請立即丟棄,不要食用。切勿嘗試透過泡水或其他方法來去除茄鹼。發芽的馬鈴薯對人體有害,食用後可能導致茄鹼中毒。